耐腐蚀热电阻是一种能够在酸、碱、盐等腐蚀性介质中正常工作的温度传感器,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其核心功能是测量温度,其工作原理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。它主要由感温元件、保护套管和连接线组成,采用多层防腐结构设计,如厚壁不锈钢管、整体烧结聚四氟乙烯层及附加耐磨防腐层,通过电火花探伤确保密闭性,可承受≤220℃工况。针对不同腐蚀环境,还可选配哈氏合金、钛等材质保护管,适配酸碱介质及氧化性酸场景。
1、清洁与检查
外观清洁:
定期用软毛刷或无尘布清除传感器表面的灰尘、油污或腐蚀性介质残留。
避免使用强酸、强碱清洁剂,以免腐蚀保护套管或密封件。
连接部位检查:
检查接线盒、插头是否松动或氧化,确保电气连接牢固。
若使用铠装型传感器,需检查铠装管是否有磨损或腐蚀迹象。
2、环境监控
温度与压力:
确保工作温度在传感器额定范围内(如-50℃~500℃),避免超温导致材料性能下降。
监测压力是否超过耐压极限(如40MPa),防止密封失效或套管变形。
介质兼容性:
确认被测介质与传感器材料(如PTFE、哈氏合金)兼容,避免接触腐蚀性气体或液体。
3、电气参数校验
电阻值检测:
使用万用表定期测量铂电阻(Pt100/Pt1000)的阻值,对比标准值(如0℃时Pt100=100Ω),偏差过大时需校准或更换。
信号稳定性:
观察输出信号是否波动异常,可能由电磁干扰或接线松动引起。